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保定市莲池区统计局
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6月16日)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按照国务院、河北省、保定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莲池区进行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莲池区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办、各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以及全区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完成方案设计、单位清查、现场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取得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连续两年将做好经济普查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4月12日,区政府印发《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成立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统计局,由20个部门组成。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原则,全区乡镇、街道各级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均成立普查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全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参与普查工作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强化信息共享,共同推动普查顺利实施。
二、全面摸清家底
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区705名基层普查人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对我区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以及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逐一完成普查登记,根据普查对象的不同类别,相应采集其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通过这次普查,全面调查了我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了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了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莲池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
三、科学规范实施
按照“坚持质量标准、坚持统分结合、坚持手段创新、坚持协作共享、坚持依法普查”的基本原则,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借鉴历次普查经验,进一步优化方式方法,突出统筹、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普查的科学性、规范性。在组织实施上,严格执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河北省实施方案》《河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审核验收组织实施方案》《河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方案》等工作制度。在方法运用上,采用先单位清查后普查登记方式,对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地毯式”清查,确保普查对象类型界定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在单位清查基础上,对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对个体经营户进行抽样调查,对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有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的普查对象进行调查。在技术手段上,采用全国统一、集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支持普查对象网络自主填报,推进投入产出调查电子统计台账应用,提高普查人员管理与培训信息化水平。
四、确保数据质量
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各级普查机构认真执行普查方案,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岗位责任制和问题追溯机制,选优配强普查队伍,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指导,组织基层普查人员严格按照普查流程、质量标准进行数据采集与审核,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加强对普查数据的质量监测分析,实时监测普查数据采集、上报,强化现场数据核实与业务指导,开展源头数据自查与抽查,坚持联动审核,实现数据即报即审即查,及时消除差错,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积极配合河北省经济普查办公室完成对我区4个普查小区、72家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17家个体经营户的事后质量抽查工作。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普查数据质量均符合控制标准。
总体来看,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组织实施的过程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莲池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51万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相比,增长14.31%;从业人员29.99万人,增长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