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保定市莲池区统计局
保定市莲池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6月16日)
根据保定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区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①8066个,比2018年末减少0.36%,从业人员45900人,比2018年末增长20.95%。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6.84%,零售业占43.16%。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2.29%,零售业占47.71%(详见表4-1)。
①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 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 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表 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8066 | 45900 |
批发业 | 4585 | 24001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110 | 481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645 | 4374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773 | 3869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258 | 1093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531 | 4126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617 | 2999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1413 | 5776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9 | 35 |
其他批发业 | 229 | 1248 |
零售业 | 3481 | 21899 |
综合零售 | 452 | 3890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532 | 2036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442 | 1959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176 | 779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246 | 1959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598 | 7520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314 | 1202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504 | 1799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217 | 755 |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7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09%,外商投资企业占0.09%,其他统计类别企业占0.05%。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7.54%,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20%,外商投资企业占2.24%,其他统计类别企业占0.02%(详见表4-2)。
表 4-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8066 | 45900 |
内资企业 | 8048 | 44769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7 | 94 |
外商投资企业 | 7 | 1028 |
其他统计类别 | 4 | 9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3.34亿元。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3.37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9.9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74.05亿元。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2.87亿元(详见表4-3)。
表 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3033378 | 1740481 | 5128749 |
批发业 | 1833707 | 997419 | 3021477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13125 | 2931 | 10396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487846 | 201536 | 1309176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120561 | 39635 | 140340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35093 | 8432 | 26289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504525 | 398372 | 673428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201051 | 109677 | 243638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290156 | 109397 | 300392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1220 | 73 | 956 |
其他批发业 | 180130 | 127368 | 316862 |
零售业 | 1199672 | 743061 | 2107273 |
综合零售 | 181170 | 144623 | 158000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49828 | 9300 | 55380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45678 | 17858 | 70326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36020 | 21351 | 47016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38228 | 18049 | 71502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 712395 | 475075 | 1553858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57167 | 31934 | 83505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53681 | 17455 | 47407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25505 | 7416 | 20279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708个,比2018年末增长10.28%,从业人员14424人,比2018年末减少13.37%(详见表4-4)。
表 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708 | 14424 |
铁路运输业 | — | — |
道路运输业 | 594 | 11166 |
水上运输业 | 0 | 0 |
航空运输业 | 5 | 13 |
管道运输业 | 0 | 0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19 | 129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76 | 592 |
邮政业 | 14 | 2524 |
注:表中不含铁路运输业数据。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59%,外商投资企业占1.41%。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5.56%,外商投资企业占4.44%(详见表4-5)。
表 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708 | 14424 |
内资企业 | 698 | 13784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10 | 640 |
其他统计类别 | 0 | 0 |
注:表中不含铁路运输业数据。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2.63亿元;负债合计43.85亿元。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55亿元(详见表4-6)。
表 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726340 | 438505 | 525549 |
铁路运输业 | 0 | 0 | 0 |
道路运输业 | 645765 | 405249 | 337506 |
水上运输业 | 0 | 0 | 0 |
航空运输业 | 419 | 4 | 1202 |
管道运输业 | 0 | 0 | 0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1935 | 206 | 2091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18353 | 10281 | 12805 |
邮政业 | 59869 | 22766 | 171945 |
注:表中不含铁路运输业数据。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787个,比2018年增加19.06%,从业人员5106人,比2018年末增长35.44%。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21.35%,餐饮业占78.65%。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27.75%,餐饮业占72.25%(详见表4-7)。
表 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787 | 5106 |
住宿业 | 168 | 1417 |
旅游饭店 | 45 | 629 |
一般旅馆 | 103 | 716 |
民宿服务 | 14 | 39 |
露营地服务 | 1 | 0 |
其他住宿业 | 5 | 33 |
餐饮业 | 619 | 3689 |
正餐服务 | 520 | 2929 |
快餐服务 | 51 | 272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15 | 34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17 | 277 |
其他餐饮业 | 16 | 177 |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0%(详见表4-8)。
表 4-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787 | 5106 |
内资企业 | 787 | 5106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0 | 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37亿元。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35亿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0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4.14亿元。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36亿元(详见表4-9)。
表 4-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93665 | 41387 | 103570 |
住宿业 | 33508 | 17124 | 28709 |
旅游饭店 | 18877 | 9965 | 11879 |
一般旅馆 | 13429 | 6028 | 14153 |
民宿服务 | 648 | 97 | 960 |
露营地服务 | 6 | 1 | 55 |
其他住宿业 | 547 | 1033 | 1662 |
餐饮业 | 60157 | 24263 | 74862 |
正餐服务 | 45795 | 17598 | 52014 |
快餐服务 | 4610 | 1196 | 3514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913 | 121 | 789 |
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 | 6646 | 4212 | 17465 |
其他餐饮业 | 2194 | 1136 | 1080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096个,比2018年末增长121.80%,从业人员9226人,比2018年末增长322.82%(详见表4-10)。
表 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2096 | 9226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13 | 45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205 | 721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878 | 8460 |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0%,外商投资企业占0.05%。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7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22%,外商投资企业占0.07%(详见表4-11)。
表 4-1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2096 | 9226 |
内资企业 | 2093 | 9200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2 | 20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6 |
其他统计类别 | 0 | 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26亿元;负债合计5.38亿元。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83亿元(详见表4-12)。
表 4-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182647 | 53815 | 198276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2279 | 473 | 826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11773 | 3016 | 16996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68595 | 50326 | 180453 |
五、金融业
2023年末,全区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42个,比2018年末下降20.75%,从业人员22273人,比2018年末增长7061.74%(详见表4-13)。
表 4-1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合 计 | 42 | 22273 |
货币金融服务 | 14 | 6699 |
资本市场服务 | — | — |
保险业 | 26 | 15558 |
其他金融业 | — | — |
注: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包括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局、证监会监管的单位和监管范围之外从事金融行业的单位。
六、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950个。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69个;物业管理企业370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373个;房地产租赁经营企业38个。
2023年末,全区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581人。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981人;物业管理企业4288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754人,房地产租赁经营企业558人(详见表4-14)。
表 4-14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950 | 9581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169 | 2981 |
物业管理 | 370 | 4288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373 | 1754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38 | 558 |
其他房地产业 | 0 | 0 |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0%(详见表4-15)。
表 4-1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950 | 9581 |
内资企业 | 950 | 9581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0 | 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区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94.85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982.49亿元;物业管理企业6.47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4.49亿元;房地产租赁经营企业1.40亿元。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823.80亿元。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2.45亿元(详见表4-16)。
表 4-1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9948527 | 8238012 | 1124508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9824917 | 8195811 | 1011830 |
物业管理 | 64692 | 33563 | 68195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44918 | 4887 | 35351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14001 | 3752 | 9131 |
其他房地产业 | 0 | 0 | 0 |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区共有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032个,比2018年末增长7.79%,从业人员17445人,比2018年末减少21.95%。
在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4.45%,商务服务业占85.55%。在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10.41%,商务服务业占89.59%(详见表4-17)。
表 4-1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3032 | 17445 |
租赁业 | 438 | 1816 |
商务服务业 | 2594 | 15629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4%,其他统计类别占0.16%。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3%,其他统计类别占0.07%(详见表4-18)。
表 4-1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 从业人员 | |
(个) | (人) | |
合 计 | 3032 | 17445 |
内资企业 | 3027 | 17433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其他统计类别 | 5 | 12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9.00亿元。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74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2.26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9.74亿元。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54亿元(详见表4-19)。
表 4-1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 负债合计 | 营业收入 |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
合 计 | 690043 | 197433 | 465439 |
租赁业 | 67449 | 26597 | 50445 |
商务服务业 | 622595 | 170836 | 414995 |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3位小数。